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影,国产999免费视频,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不卡视频,日本强伦50岁熟妇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上海自貿區第七批金融創新案例發布

發布時間: 2017-01-11 11:33:14 | 來源: 上海浦東門戶網站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 昨日,上海自貿區第七批金融創新案例正式發布,旨在進一步宣傳自貿區金融創新成果,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圍繞實體經濟需求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這批共計15個金融創新案例,分為金融市場創新、金融機構創新、自由貿易賬戶創新和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四大類,重點聚焦“金改40條”發布以來,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機構通過深化運用自貿區金融創新政策,積極開展創新試點取得的成果。

  金融市場創新占半壁江山

  在這批15個金融創新案例中,金融市場創新方面的案例即包括8個,分別為上海市財政局通過上交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招標發行300億元地方債、上海市財政局通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在自貿區面向境內外投資者首次發行30億元人民幣地方債、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發行30億元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券、上海清算所推出自貿區債券柜臺業務平臺、上海黃金交易所自主研發“易金通”移動互聯網黃金交易系統,以及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和中國信托登記公司三家金融要素市場的掛牌成立。

  其中,首只自貿區人民幣地方債發行,不僅拓寬了地方債發行渠道,而且滿足了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的現實需求,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星展銀行(中國)是該只債券的外資銀行承銷商之一,該銀行首席執行官葛甘牛表示,在與海外投資者交流中獲悉,人民幣加入SDR后,很多投資者都愿意增持政府債券。

  上海清算所推出自貿區債券柜臺業務平臺,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該平臺與其非金融企業客戶完成首筆自貿區柜臺債券交易,實現了商業銀行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代理非銀行間市場參與者參與人民幣債券市場交易,豐富了境外人民幣投資境內金融產品的范圍,擴大了人民幣跨境使用。

  在三家新掛牌的金融要素市場中,上海保險交易所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臺已投入試運行,為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發行、登記、交易、資金結算等提供專業服務和技術支持。目前,首批2只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已順利發行。

  另三大類共7個案例

  金融機構、自由貿易賬戶和金融服務模式三大方面的創新案例共有7個。其中,在金融機構創新方面有1個案例,是“CEPA補充協議十”框架下首批2家合資券商申港證券與華菁證券設立。合資券商的設立有助于借鑒港資等公司股東在成熟資本市場流程管理、風險控制與股權激勵等方面經驗,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自由貿易賬戶創新方面發布2個案例,分別是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等金融機構為區外科技創新企業和海外引進人才開立自由貿易賬戶并辦理相關業務,進一步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服務功能;浦發銀行基于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發行首單自由貿易賬戶外幣理財產品,拓寬了自由貿易賬戶的理財功能。

  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方面發布4個案例,分別是華夏銀行上海自貿區分行為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推出基于自由貿易賬戶的跨境金融及供應鏈融資綜合配套金融服務方案、上海航運保險協會在全國首推海事訴訟保全責任保險、上海航運保險指數(SMII)發布和在全國率先推出建筑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

  其中,建筑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在浦東新區商品住宅和全市保障性住宅工程中強制實施,探索保險機制全面融入工程質量風險管理體系的新模式,充分發揮保險的防災減損和經濟補償功能。

  三個對標深化金改試點

  至此,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合計發布80個,有效地宣傳了自貿區金融創新政策,有力地推動了自貿區金融創新試點。

  “一家單位能做,其他單位都能做,金融創新案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在案例發布會上表示,三年以來的自貿區金改成果用案例展示,實際上已成為為各家金融機構提供示范的平臺。

  鄭楊接受記者采訪時還透露,在提高合資金融機構中的外資持股比例方面,目前正在爭取,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快對機構和個人的雙向開放,“由于資金外流壓力較大,QDII2暫時很難突破,但可吸引境外合格的機構和個人更多地參與境內的金融市場。”

未來四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決勝階段。上海將進一步深化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特別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金改40條”,努力做好“三個對標”,即對標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對標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加強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加快形成更加開放高效的金融市場體系,不斷提升金融市場配置境內外資源的能力;對標國家戰略和金融改革開放總體部署,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加強與上??苿撝行慕ㄔO、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聯動,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文章來源: 上海浦東門戶網站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