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影,国产999免费视频,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不卡视频,日本强伦50岁熟妇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新媒體時代?什么是粉絲與偶像的理想關系

發布時間:2017-09-21 11:39:35 | 來源:人民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在商業利益的裹挾下,在一切以數據為先導的商業模式下,粉絲占據了越來越多的主動權,以致明星和經紀團隊也不得不把滿足粉絲的意愿視為工作的重點,以期實現“短期套利”

不出所料,幾天前,當人氣頗旺的少年偶像團體TFboys三名成員各自成立個人工作室,三人的粉絲們都表示“喜大普奔”。這些年來,TFboys各自粉絲團之間的劍拔弩張,實在堪稱“現象級”,甚至衍生出了知乎網站上的經典話題:“為什么其他明星的粉絲喜歡和別家撕,TFboys的粉絲喜歡自己撕?”

但說到“粉絲”和“撕”又有些困惑。從何時起,帶有攻擊意味的“撕”竟成了粉絲的重要職能? 粉絲們堅定地站在偶像一方,不遺余力地捍衛著偶像,怒撕偶像的競爭者、挑戰者,怒撕偶像戲里的搭檔,怒撕偶像戲外的緋聞對象,怒撕偶像的經紀人、工作團隊,甚至還有直接撕偶像的,用“一言不合就開撕”來形容某些粉絲團體的行為似乎也并不為過。這“撕”文化究竟是何方神圣?

追溯起來,“撕”還得從粉絲的“應援文化”談起。“應援”本為聲援、助威之意,原是指體育比賽中整齊劃一助威行為。相信看過日韓體育賽事的觀眾對此都不陌生。而當應援活動與日韓娛樂業一經結合,便爆發出了遮天蔽日的驚人力量。比如在演唱會現場,粉絲成為了偶像演出的一部分,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體驗感和參與感,相同的手勢、一致的跟唱、用頗有技巧的叫喊營造氣氛,將偶像的演唱會變成了粉絲的主場,臺上的偶像也多予以回應配合,共同打造出山呼海嘯、波瀾壯闊的現場效果。而在場外,粉絲的花式應援同樣讓人目不暇接,以支持偶像的名義送食物、送禮物、做慈善,主動策劃各種宣傳推廣活動,粉絲以應援的方式躋身到了偶像的商業運營中,數量龐大、高度組織化的粉絲群體購買專屬的應援物品、購買周邊商品、接機送機、追看演唱會、為偶像拉票,甚至將偶像的名字推上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欄,其巨大的組織能力和消費能力直接反應了偶像的商業價值,也成為了明星人氣指數的風向標。

可以說,在后娛樂工業時代,粉絲已不僅僅是明星模式的消費者,更是明星生產機制的制作者、促成者。這在選秀明星、流量明星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與以往“超女”“快男”時期單純追隨偶像足跡的粉絲不同,應援文化下的粉絲團體本身就在建構著偶像的商業價值,使其從名不見經傳的偶像,經由雙向互動,最終晉級為超級巨星,這種追星帶來的成就感遠非買張CD、看場演唱會所能及。因此這種追星模式也被稱為“明星養成游戲”。作為脫胎于日本女子偶像團體 AKB48的中國本土化偶像組合,SNH48同樣采取了“可面對面偶像”的運營理念,讓粉絲全程參與到偶像的成長過程中,進行公演,也通過舉辦握手會、年度成員總選舉等營銷手法提高作品銷量。

然而,在總體商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同一團體中各成員間的排名之爭、冠亞軍之爭都已然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其中,“唯飯”粉的表現最為搶眼。“唯飯”粉只將某位明星視為唯一偶像,將其代言的各類品牌作為生活中的“唯一指定品牌”,而對其他的明星均不“感冒”,甚至動輒開撕以捍衛偶像的資源。在一個以數據、流量來衡量明星的商業價值和行業地位的“大數據時代”,“唯飯”粉自身的群體量、專一度、高黏性等特點與商家的需求可謂一拍即合。在傳統的模式中,商家要通過媒體報道、口碑來了解一個偶像當紅與否,而在當下,數據成為了評判明星的首要標準,良好的數據表現會為偶像帶來真金白銀的廣告代言,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粉絲,尤其是“唯飯”粉恰恰是這些大數據的制造者。

在商業利益的裹挾下,偶像與粉絲們一起帶節奏、炒熱度、搶頭條,將與己相關的一切都轉化成了數據流量,而明星“人設”的狹窄和重疊,更是使得“撕”生活成為了娛樂業的新常態。想想看,“暖男”“少女”“瑪麗蘇”“傻白甜”,這些標簽式的“人設”每一個都能對應出好幾個明星,想不明爭暗斗都難;而其中為數不少的“開撕”不僅姿態不雅,甚至早已超出了偶像和經紀公司 自身的掌控能力,也突破了種種底線。TFboys組合成員的人設均是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他們的共同性要多于差異性,其成員間的粉絲大戰更顯得慘烈和曠日持久。在這種一切以數據為先導的商業模式下,“唯飯”粉占據了越來越多的主動權,以致明星和經紀團隊也不得不把滿足粉絲的意愿視為工作的重點,以期實現“短期套利”,這反過來又助長了部分粉絲的無理要求,同時也犧牲了明星的長線規劃和可經營性價值。

應該說,粉絲應援文化的規模化、常態化是新媒體時代粉絲與偶像新型關系的投影。它將原本高高在上的娛樂圈分割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也讓原本處于金字塔最底端的粉絲品嘗到了娛樂業的饕餮盛宴。但偶像與粉絲又何嘗不是一個動態的變量,粉絲終會長大,優質偶像也會有強大的意愿和能力去尋求自我突破、自我成長。偶像崇拜是青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追星的初衷從不是讓偶像日益黯淡,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最亮的星,也希望自己更好、更強。

2015年,日本電影 《律政英雄》做了一場特別活動,節目組找到了6名因迷戀木村拓哉而找到了人生目標的粉絲,如今他們成為了賽車手、律師、理發師、鋼琴教師、冰球運動員、飛行員,一如木村拓哉當年劇中的角色一樣。這何嘗不是偶像的真正含義,又何嘗不是追星的最終價值? 因此,我們也期待偶像、粉絲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真正實現偶像與粉絲的良性互動,打造出影響久遠的精品力作,成就真正的優質偶像,也實現粉絲的自我成長。只有這樣,那段追星的青春歲月,才會因為優質偶像的引領和自我實現,而無比幸運,無比幸福。


文章來源:人民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